引流钉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犬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青光眼是导致犬不可逆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兽医临床上治疗犬青光眼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术式对眼部损伤大,易引起前房积血、低眼压等并发症。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引流装置植入物,其术式操作简单、术后效果显著,常用于人青光眼治疗,然而少有将其运用于犬的报道。为评估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用于治疗犬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本试验在成功建立青光眼模型的基础上,对造模犬双眼分别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种术式的术后效果和手术操作特点,具体研究如下:本实验共选取15只健康比格犬,分为造模组(n=12)和正常组(n=3)。在造模组犬前房瞳孔区注射复方卡波姆,成功建立双眼高眼压模型,正常组犬不做任何处理。造模第7 d,对造模犬双眼进行手术治疗:左眼行小梁切除术,即TL组;右眼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即Ex-PRESS组。两种术式均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于造模前(0 d)、造模后(7 d)及术后8周内(14/21/28/35/42/49/63d)测量犬眼前节参数(眼压、前房深度和眼轴等),并记录滤过泡的形成和并发症情况。抽取正常犬以及造模犬术后21、35和63 d房水,利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表达,采集滤过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RT-PCR检测,分析术部滤过区域瘢痕化情况和炎症反应。结果显示,与造模前(0 d)相比,造模后(7 d)犬眼压升高、前房深度加深、角膜曲率K2增大、眼轴长度增加(P<0.001)。与7 d相比,术后TL组和EX-PRESS组犬均眼压降低、前房深度变浅、眼轴长度缩短(P<0.001)。与0 d相比,TL组和EX-PRESlung biopsyS组犬眼压和前房深度在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21和Q-VD-Oph化学结构35 d角膜曲率K2和眼轴长度增大(P<0.05),在63 d角膜曲率K2和眼轴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 d以及术后8周内,TL组和EX-PRESS组犬眼前节参数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63 d时,TL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为75.00%,Ex-PRESS组为83.33%;T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Ex-PRESS组为25.00%。滤过区组织H&E染色结果发现,在21和35 d时,TL组和Ex-PRESS组均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殖,致密胶原纤维沉积且排列紊乱,其中TL组炎性细胞浸润较多;在63 d时,两组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滤过区域瘢痕化,滤过道基本保持开放状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瘢痕形成相关因子TGF-β、α-SMA在正常组结膜PLX4032试剂下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TL组和Ex-PRESS组术后(21、35和63 d)呈阳性表达;TL组与Ex-PRESS组相比,TGF-β和α-SMA表达无明显差异。RT-PCR测定了TGF-βmRNA表达,其结果与蛋白水平变化一致。ELISA测定结果显示,在21和35 d时,TL组和Ex-PRESS组犬房水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其中TL组炎性因子表达高于Ex-PRESS组(P<0.001);在63 d时,术后两组炎性因子表达均降低并恢复至正常水平。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滤过区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ELISA测定的变化趋势一致。综上,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均有很好的降眼压效果。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较小梁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无需切除虹膜和小梁组织,对眼部损伤小,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少,炎症反应轻,安全性高,可取代小梁切除术,用于兽医临床上犬的青光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