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低温贮藏过程中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及其水分变化

以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活力测定组织蛋白酶、AG酶(α-葡萄糖苷酶)和NAG酶(β-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点击此处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技术测定水分迁移,以质构、持水力为指标,探讨小黄鱼肉在-18、-25、-45 ℃冻藏(0~200 d)过程中酶活力和水分迁移以及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3种温度下鱼肉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组织蛋白酶B、H和L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趋势,-45 ℃组酶活始终显著低于其他2组;AG酶Bucladesine小鼠和NAG酶活性显著Human biomonitoring上升;鱼肉总体水分含量(A)、结合水含量(A_(21))、不易流动水含量(A_(22))均减少,而自由水含量(A_(23))增加;-45 ℃组鱼肉持水力下降速率最缓慢。该研究结果表明了小黄鱼在长期冻藏过程中超低温(-45 ℃)能更好的保持鱼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