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及免疫细胞个性化标志物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无法治愈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是造成我国青壮年人群劳动力丧失的主要疾病之一。RA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残疾。甲氨蝶呤(MTX)作为RA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价格低廉、疗效良好和安全性高,在RA患者中广泛使用。但仍有高达50%的RA患者对MTX治疗反应不佳,或者复发后再次治疗的疗效下降,此时只能选择替代疗法,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RA患者的早期阶段从关节肿胀开始,可能存在三个月的治疗窗口期。在此期间进行治疗,则发生软骨损伤和骨侵蚀的状况相对较少,病情缓解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早期精准的持续治疗可能成为RA的治疗机会之窗,极大可能改善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提高RA达标治疗效率。然而,目前实现患者MTX个性化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临床上还没有可靠的分子标记物来预测和筛查MTX的治疗反应。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和挖掘有用的生物标记物,从而有可能开发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方法,延缓患者病情和降低疾病活动性程度。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宁波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随机选择8名患者和2名健康对照,RA患者诊断符合ACR/EULAR的诊断标准,并按照DAS28-ESR分类方法对患者MTX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分为4名MTX有效(Responder)和4名MTX无效(Non-reImmune clusterssponder)。对10例样本的TCRB CDR3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Responder组TCR组库多样性明显高于Non-responder组(P>0.05);TRBV6-6基因在HC组和Responder组间(P=0.028)以及在Responder组和Non-responder组间(P=0.003)差异显著;RA患者组出现过度克隆扩增的现象,且Responder组的Top5/10克隆累积频率明显高于Non-responder组;在Responder组和Non-responder组中暂未发现共享克隆。(2)从宁波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随机选择32名RA初发患者,经平均三个月MTX单药治疗,通过疗效评估后分为21例MTX有效(响应组)和11例MTX无效患者(非响应组)。采用Tetra-p购买diABZI STING agonistrimer ARMS-PCR法对MTX代谢途径基因多态性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位点进行特异性引物设计,鉴定患者基因型。统计基因多态性与MTX临床疗效和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发现吸烟(P=0.03Dinaciclib配制7)、饮酒(P=0.016)以及男性(P=0.037)可能是MTX无反应的影响因素。响应组中基线期ESR水平、TJC、SJC和DAS28经MTX治疗后显著降低(P<0.001)。未观察到基因型与MTX疗效和疾病活动性存在相关性,无法预测MTX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