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硫化铜的多功能纳米药物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研究

肿瘤纳米光热治疗利用光热剂将光转化为热,局部升温消融肿瘤细胞,具有微创、精准、低副作用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案之一。纳米硫化铜(Cu S)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热稳定性好、光热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纳米光热剂。然而,单一使用纳米Cu S进行光热治疗难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需联合其它治疗方式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为此,本文制备了两种基于Cu S纳米粒的集化疗、heme d1 biosynthesis光热治疗和化学动力学治疗为一体的多功能纳米药物,实现了肿瘤的联合治疗。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二茂铁-透明质酸表面功能化Cu S多功能纳米药物。首先制备了10-20 nm的Cu S纳米粒,将其和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同时负载到表面修饰有β-环糊精(β-CD)的相转变纳米粒(PCM)中。随后将二茂铁接枝的透明质酸(HA-Fc)通过β-CD/Fc主客体作用修饰在纳米粒表面,最终得到多功能纳米药物Cu S-DOX@PCM-CD@HA-Fc,粒径为179.4 nm,Cu S负载率为2.41%,DOX载药量为2.55%,Fc参与的芬顿反应可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研究了纳米药物的光热性能、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性和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纳米药物具有理想的光热性能;非光照条件下纳米药物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和L02人正常肝细胞均没有明显的毒性;纳米药物对CD44受体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细胞实验验证了纳米药物的化疗/光热/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功能。利Ipatasertib分子式用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对其体内肿瘤靶向能力和化疗/光热/化学动力学联合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多功能纳米药物可以在肿瘤部位靶向富集,通过联合治疗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可达83Q-VD-Oph研究购买.3%。第二部分,单宁酸-氯化铁表面功能化H-Cu S多功能纳米药物。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利用空心Cu S直接负载化疗药物并设计进一步增强Cu S的光热性能。首先制备了平均粒径在196.1nm的空心Cu S纳米粒(H-Cu S),利用其负载化疗药物喜树碱(CPT),随后通过单宁酸(TA)与氯化铁(Fe Cl_3)在H-Cu S@CPT表面的络合组装进行包覆防止CPT的泄露,从而得到多功能纳米药物H-Cu S@CPT@TA/Fe Cl_3,粒径为217 nm,CPT的负载量为9.91%,TA/Fe Cl_3络合物具有的光热能力可进一步提升H-Cu S的光热效果,Fe~(3+)参与的芬顿反应可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研究了其光热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体外抗肿瘤治疗效果。研究表明:H-Cu S@CPT@TA/Fe Cl_3纳米药物具有显著的光热性能和光热促进CPT释放效果;非光照条件下对于MCF-7人乳腺癌细胞和L02人正常肝细胞均没有明显的毒性;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以光热响应释放药物,在细胞水平实现了化疗/光热/化学动力学的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