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

目的 了解气温、相对湿度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气温、相对湿度的效应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结合分selleck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利用Z检验方法分析2008—2016年嘉峪关市气温、相对湿度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气温与手足口病的发病呈非线性关系,呈不规则“M”型。当气温在0~14℃时及气温>24℃时,发病风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当气温在15~24℃时,气温每增加1℃,0~14岁儿童手Molecular phylogeneticsJNJ-42756493生产商口病的发病风险即增加15.48%。相对湿度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呈非线性影响,当相对湿度≤80%时,每下降1个百分点,相应的发病风险增加17.30%。当相对湿度≤80%、气温>20℃时,气温的效应显著,气温每升高1℃,相应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增加13.69%,0~5岁儿童发病风险增加17.06%。结论 气温与相对湿度对儿童手足口病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高温干燥(气温>20℃、相对湿度≤80%)可增加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