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转录组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脓毒症患者外周循环免疫细胞的差异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影响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使得他们容易被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同时,常规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也可能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据研究表明,感染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时,就会导致脓毒症的发生。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尽管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脓毒症这两种疾病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但它们确实存在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例如,由于免疫系统失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与脓毒症类似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高热、血压异常等。这些相似的表现可能会让医生在判断病情时感到困惑,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深入理解这两种疾病之间分子层面的差异非常关键。通过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并选择culinary medicine合适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成功率。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脓毒症患者中不同免疫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变化,为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寻找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加深我们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方法在本研究中,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全血样本。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通过活力和密度筛选鉴定细胞。过滤后筛选出优质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文库构建和测序。将获得的基因表达矩阵与来自公共数据库的健康捐献者数据整合,并使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以探究两种疾病之间基因表达的异同并预测功能差异。结果1.根据纳入标准纳入3例脓毒症患者和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经过质控和过滤,共获得39,058个高质量细胞用于后续分析。3.通过聚类分群,确定了 29种不同的细胞亚群,其中包括两种γδT细胞。4.对两种γδT细胞中验证已报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家GDC-0973溶解度族,其表达模式与文献报道的αβT细胞基因表达趋势一致,其中STAT1基因在两类γδT细胞中均具有显著差异。5.脓毒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两种γδT细胞间差异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包含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在内的多条免疫系统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显着正向富集。6.γδT细胞的细胞间通讯分析表明,它们可能通过与CD4 T细胞相互作用激活下游selleckchem ABT-263通路并参与免疫反应。结论与脓毒症患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γδT细胞可能通过与CD4+T细胞相互作用引发级联反应,显着正向丰富免疫相关通路以应对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