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拔罐治疗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疗法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进一步探讨刺血拔罐疗法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纳入PLX4032半抑制浓度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证实确诊为恶性实体瘤,并应用吉西他滨、铂类化疗方案后出现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咖啡酸片加刺血拔罐,对照组患者服用咖啡酸片,连续治疗14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升血小板治疗有效率、血小板恢复时间、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及肝肾功能等数据,采用IBM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种分布、化疗药物使用、治疗前疾病资料(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CIT分级)等方面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血小板改变:试验组在治疗后第7天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血小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在升血小板疗效、血小板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试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GB)计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PLX5622刺血拔罐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治疗效果。(3)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在治疗后面色、疲倦乏力、头晕眼花、紫斑、出血、舌象、脉象均有所好转(P<0.05),试验组心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症状积分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紫斑、出血症状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面色、疲倦乏力、心悸、头晕眼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舌象、脉象症状积分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4)KPS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卡氏评分改善情况差异明显,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比较:(1)肝肾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肝肾功Tissue Culture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不良反应: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中各出现1例皮肤局部小块瘀血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可自行消退。对照组出现1例小水泡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患者未见晕针、晕罐、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糜烂等不良反应。结论:1.刺血拔罐疗法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症疗效确切,能快速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疗效优于单纯服用咖啡酸片。2.刺血拔罐疗法能有效改善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面色、疲倦乏力、头晕眼花、紫斑、出血、舌象、脉象等症状,于肝俞、脾俞刺血拔罐具有补虚泻实双向调节作用,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3.刺血拔罐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