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NVA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CCRG 81045分子式17年1月—2020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的NVAF患者184impregnated paper bioassay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伐沙班组及华法林组各92例。华法林组患者采用华法林钠片治疗,利伐沙班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事件、栓塞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年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治疗前,INR高于治疗前,且利伐沙班组长/高于华法林组(P<0.05或P<0.01)。利伐沙班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为3.26%,低于华法林组患者的11.96%(χCB-839分子量~2=4.948,P=0.026)。利伐沙班组患者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2.17%,低于华法林组的11.96%(χ~2=6.704,P=0.010)。华法林组与利伐沙班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4%vs. 14.13%,χ~2=0.046,P=0.830)。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NVAF患者的抗凝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华法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