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抗菌性能的抗肿瘤纳米药物制备及其逆转结直肠癌耐药和迁移的性能研究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又称大肠癌,是全世界高发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死亡率占癌症总死亡病例的9.4%,是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结直肠癌structural bioinformatics的发病过程涉及遗传、环境、饮食和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其中,肠道菌群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具核ABT-199生产商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PLX-4720采购cleatum,Fn)。Fn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正常寄生于口腔,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研究表明,Fn通过自噬作用,引起结直肠癌产生化疗耐药性,Fn的丰度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直接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Fn通过激活宿主细胞NF-κB信号途径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从而促进CRC的转移。因此,针对肠道微生物菌群中Fn容易导致结直肠癌增殖和迁移的问题,利用对Fn具有杀伤作用的月桂酸(LA)来调节肿瘤微生物菌群,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同时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化疗效果,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抗肿瘤疗效。基于此,我们选用易于合成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PG)作为载体,将LA和铂(IV)前药(Ox Pt-COOH)接枝到PG上得到PG-Pt-LA,然后将其与葫芦[7]脲(CB[7])进行超分子组装得到240 nm均匀分布的纳米药物PG-Pt-LA/CB[7]。在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精胺的竞争作用下PG-Pt-LA/CB[7]解组装,使抗菌和抗癌药物暴露/释放出来发挥作用,体外细胞实验显示纳米粒子即使在Fn存在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为34%,同时通过迁移和侵袭实验表明,药物处理后的CT26细胞受到明显抑制,体内实验结果表明PG-Pt-LA/CB[7]能够有效的消除Fn,逆转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