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HPV病毒感染的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一种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近70%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16和HPV-18相关。目前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但容易产生耐药性、复发和转移。因此,需要开发高效BMS-907351核磁、低副作用的新药来改善宫颈癌的预后。宫颈癌的新治疗药物主要是利用天然来源的生物活性代谢物,已有多种植物药研究显示(紫杉醇等)对宫颈癌细胞有抗肿瘤的作用,包括增强免疫力和逆转多药耐药性。五倍子(Galla chinensis,GA)是由蚜虫(天疱疮科)在漆树科的树枝上物理刺激而形成的虫瘿,富含单宁、酚酸等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产生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现已证明五倍子在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有参与促细胞凋亡、抗增殖作用,而五倍子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究五倍子在HPV-16(SiHa)和HPV-18(HeLa)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五倍子与两种宫颈癌靶向分子标记物E6癌蛋白和p53抑癌蛋白的相关性,为开发出一种有价值的抗宫颈癌治疗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五倍子和紫檀芪(阳性对照)在HPV-16(SiHa)和HPV-18(HeLa)宫颈癌细胞中的毒性作用,其中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五倍子对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影响;(3)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五倍子对宫颈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4)采用qRTBoard Certified oncology pharmacists-PCR、Western blot(WB)及免疫荧光技术(IF)检测肿瘤蛋白E6和p53抑癌蛋白的表达情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利用五倍子处理后的宫颈癌细胞通过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生长,并对两种细胞显示出选择性;SiHa和HeLa两种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798μg/mL、5.381μg/mL,提示五倍子对SiHa细胞的敏感性比对HeLa细胞高;根据CCK-8结果,我们优选了3μg/mL、6μg/mL和12μg/mL三种浓度作为后续实验的处理浓度(P<0.05);(2)五倍子对两种细胞有明显的抗迁移和抑制克隆形成作用(P<0.05);(3)利用不同浓度下五倍子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发生S期阻滞,且浓度越高,周期阻滞越显著(P<0.05);(4)qRT-PCR显示HPV E6 mRNA表达下降;WB和IF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处理后的细胞癌蛋白E6水平下降和p53抑癌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进一步证明了五倍子在HPV-16和HPV-18感染的宫颈癌细胞中Puromycin核磁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结论:(1)五倍子影响宫颈癌SiHa和HeLa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抑制增殖、迁移和克隆。(2)五倍子在SiHa和HeLa宫颈癌细胞中能够下调癌蛋白E6的表达和上调p53抑癌蛋白的表达,以及影响细胞周期发生S期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