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外三角组织转移的相关因素,筛选外三角组织转移率低的人群,探讨外三角组织保留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腋窝BLZ945配制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的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以行或未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为标准分组,其中未接受NAC患者95例,接受Living biological cellsNAC患者55例。分析临床资料和外三角组织转移的相关性,筛选外三角组织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联合诊断预测外三角组织转移的效果。结果 总样本中,22例患者有外三角组织转移。在未行NAC的9寻找更多5例患者中,外三角淋巴结中位数为3.0枚,外三角组织转移19例(20%),彩超腋窝淋巴结尺寸与外三角组织转移相关(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淋巴结较大、PR阳性是外三角组织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特异性为77.8%,敏感性为78.7%。在55例行NAC患者中,外三角组织转移3例(5.5%)。结论 淋巴结尺寸和pN分期是外三角组织转移的影响因素,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可豁免外三角组织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