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丹皮酚(Pae)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Pae是小分子酚类药物,存在熔点低易挥发、水溶性差和见光分解等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本研究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MSNs),并将Pae负载于MSNs纳米载体的孔道中形成丹皮酚-介孔二氧化硅体系(Pae-MSNs),以期提高Pae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改善Pae熔点低易挥发的缺点,并增强其抗炎镇痛的药效。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D-Lin-MC3-DMA配制备MSNs纳米载体;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溶剂萃取法与高温煅烧法的表面活性剂去除情况;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两种去除表面活性剂方法制备形成的MSNs纳米载体的外貌形态;并考察两种去除表面活性剂方法的产物产率,以筛选出适宜的去除表面活性剂的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及差示热量扫描法(DSC)对MSNs纳米载体进行表征;采用分子模拟法模拟构建丹皮酚-介孔二氧化硅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Pae的体外分析方法;采用振荡法测定Pae原料药的平衡溶解度;以负载率为考察指标,考察Pae-MSNs的制备方法,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及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BBD)对Pae-MSNs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FT-IR、DSC及XRD对Pae-MSNs进行表征;对Pae原料药和Pae-MSNs的平衡溶解度、强光和高温稳定性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进行测定;采用XRD检测Pae-MSNs的长期留样储存稳定性;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和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评价Pae-MSNs的体内抗炎镇痛效果。结果:高温煅烧法和溶剂萃取法均能将MSNs纳米载体的表面活性剂基本去除干净;高温煅烧法制备的MSNs纳米载体形态为完整球形,约200 nm,无塌陷,且制备的MSNs纳米载体的产物产率高于溶剂萃取法;因此,筛选出高温煅烧法为较适宜的去除表面活性剂的方法;XRD、DSC结果表明,成功制备MSNs纳米载体;成功利用分子模拟构建丹皮酚-介孔二氧化硅体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建立Pae-MSNs的体外分析方法学符合规定,可用于Pae的含量测定;Pae原料药在水中溶解度为484.79±0.68μg·m L~(-1更多),表明其水溶性较差;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法制备Pae-MSNs,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载药浓度为85.021 mg·m L~(-1)、投料比为2.228:1、载药时间为35.908h、转速为450 r·min~(-1)、超声时间为0.5h,三批验证的负载率为(18.09±0.46)%;DSC、XRD和FI-IR结果表明,Pae已成功负载于MSNs纳米载体中形成Pae-MSNs,形成机制为物理吸附,同时验证了分子模拟成功构建丹皮酚-介孔二氧化硅体系的结果;与Pae原料药相比,Pae-MSNs中的Pae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4.02倍,在强光和高温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在不同的溶出immune pathways介质中的累积溶出率均有所提高,其释放接近Weibull方程;Pae-MSNs经三个月的长期留样储存,无Pae结晶析出,稳定性良好;体内抗炎镇痛结果表明,Pae-MSNs能有效抑制由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P<0.01),能极显著降低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P<0.01),能显著升高大鼠血清中的SOD活性(P<0.05)和降低MDA含量,能显著降低IL-1β、TNF-α(P<0.05)的表达水平,能有效抑制由冰醋酸导致的扭体频率(P<0.01),且Pae-MSNs体内抗炎镇痛效果强于Pae原料药。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MSNs纳米载体,并成功将Pae负载于MSNs纳米载体中形成Pae-MSNs。Pae-MSNs有效提高了Pae原料药的溶解度、溶出度及强光、高温稳定性,且抗炎镇痛效果强于Pae原料药,为Pae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