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确认细节)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07年开滦总医院及其下属医院共11家医院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其中符合MAFLD诊断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排除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据缺失及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病史的人群。自2006年起,每年随访一次,新发CVD(首次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住院)诊断数据来自开滦集团旗下11家医院出院登记簿和市级社会保险机构,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NTuberculosis biomarkersHR四分位数将MAFLD患者(n=28 952)分为Q1组(NHR<1.97,n=7 241)、Q2组(1.97≤NHR<2.57,n=7 235)、Q3组(2.57≤NHR<3.36,n=7 240)、Q4组(NHR≥3.36,n=LY-188011分子式7 236)。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AFLD患者新发CVD的生存曲线图,计算不同NHR分组的CVD累积发病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NHR分组与MAFLD患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平均随访(14.03±3.99)年,新发CVD共4 666例,Q1组~Q4组的CVD发病例数分别为1 061例、1 167例、1 186例、1 252例,总人群及Q1组~Q4组的CVD发病密度分别为11.5/1 000人年、10.4/1 000人年、11.4/1 000人年、11.7/1 000人年、12.5/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与Q1组相比,Q2组~Q4组的CVD发病风险逐渐增加(Q2组:HR=1.13,95%CI:1.04~1.23;Q3组:HR=1.15,95%CI:1.05~1.25;Q4组:HR=1.22,95%CI:1.12~1.33)。结论:MAFLD患者的CVD风险随NHR升高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