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缺乏锻炼、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的迅速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也受到广泛关注。SPRINT研究证明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强化降压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最近发表的STEP研究证实在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强化降压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标准降压相比,强化降压可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降低事件相关的治疗费用。然而,这种降压方案并非没有风险或成本,这是我们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为了降低用药负担、提高降maladies auto-immunes压药的可获得性,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启动实施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功地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在考虑到近年来中国实施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National Centralized Drug Procurement,NCDP)政策导致降压药物价格下降后,利用STEP试验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数据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估计强化降压治疗的终身健康获益和医疗费用。方法:我们构建了一个微观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10,000名基线收缩压高于140mmHg的年龄在60至80岁的中国老年高血压人群,该模拟人群的纳入标准和基线特征与STEP研究一致。其中5000名患者接受强化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为110-130mmHg,5000名患者接受标准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为130-150mmHg。人群进入模型以后,我们利用模型模拟患者经历的所有的健康状态以及可能出现的结局,为了比较强化降压和标准降压的终生获益,所有人随访直至死亡或年龄到达100岁。我们假设坚持服药的患者其首次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和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的风险与STEP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致,因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原因而死亡的概率来自于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未坚持用药的患者逐渐恢复至基线收缩压,采用China-PAR公式估算首次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是从支付方的角度考虑的增量成本效益比,次要结局是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卒中、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心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模型进行了短期验证和长期验证,短期验证比较了 STEP研究中观察到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与模型预测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长期验证是将基本情况中的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的预测结果与开滦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比较。为了评估模型中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即在保持其他参数值不变的情况下,观察单个参数在其合理的范围内变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情景分析评估了服药依从性和降压药成本的不同假设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概率敏感性分析是模型在所有参数的合理范围内随机数值。结果:在模型的短期验证中,强化降压治疗和标准降压治疗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分别为10.3/1,000人年和13.7/1,000人年,STEP研究中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分别为10.3/1,000人年和13.5/1,000人年,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风险比在模型中模拟的结果为0.75(95%CI为0.61-0.93),在STEP研究中为0.76(95%CI 0.61-0.95)。在长期验证中,该模型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累积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累积发生率与开滦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相当。模拟结果显示,在基本情况中,在患者剩余的生命周期内,强化降压组的5,000名患者中有36.88%发生了心血管事件,标准降压组的5,000例患者中有41.28%发生了心血管事件(两组的绝对差异为4.4个百分点),患者的平均剩余寿命在两组分别为17.71年和17.56年。接受强化降压治疗的患者的平均质量调整生命年比接受标准降压治疗的患者高0.16,每增加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强化降压治疗的成本比标准降压治疗高12,614元人民币(3018美元)。在5000次概率模拟中,当支付意愿阈值为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需要花费72,000元时[2020年1倍Ceralasertib分子量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强化降压具有成本效益的概率为9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对增量成本效益比影响最大的参数为强化降压组的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风险,当强化降压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取最小值时,增量成本效益比达到最大,为20,998元,其他参数在其取值范围内均未使增量成本效益比超过20,000元/QALY。情景分析中,我们对干预之后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成本有不同的假设,结果显示,MDV3100细胞培养强化降压治疗依然具有成本效益。结论:在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与标准降压治疗相比,强化降压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成本效益,我们的分析从经济角度支持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实施强化降压治疗,因为这种血压干预方式在可接受的成本下提供更多的健康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