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全营养混合液组方分析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住院患者个体化全营养混合液组方设计,评价其临床疗效、药物经济学指标,以及分析全营养混合液组方配比差异性。方法:对某三甲医院在2019-2022年期间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进项回顾性研究。根据给药输注方式分为个体化全营养混合液输注组(个体化组)、商品化多腔袋输注组(商品化组)和营养药剂单瓶输注组(单瓶组)。个体化组和商品化组中,临床药师全程参与营养支持治疗过程,单瓶组在主治医师医嘱下实行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视黄醇结合蛋RBP、C反应蛋白CRP)、肝肾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 L、直接胆红素DBi L、尿素氮BUN)、相关费用、并发症情况。收集期间个体化全营养混合液处方配置单,比较肠梗阻、肺炎、肾病、肿瘤等病种,以及不同癌症之间的组方差异。结果:1、共收集个体化全营养混合液组方共计292份,包含肠梗阻27份、肺炎30份、肾病53份、消化道出血13份,胰腺炎GPCR & G Protein抑制剂14份、肿瘤155份。肿瘤组方又分肠癌50份、食管癌17份、胃癌35份、胰腺癌23份、Fulvestrant体内其他癌症共计30份。另外消化道肿瘤患者单瓶组53例、商品化组42例、个体化组48例;2、三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RBP、TP、ALB、DBIL、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五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瓶组,商品化组DBIL高于单瓶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差值比较CRP、RBP、PA、ALB、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的CRP、RBP、PA、ALB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单瓶组,商品化组AST显著高于单瓶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三组患者中,单瓶组有9例发生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占17%;商品化组10例,占23.8%;个体化组2例,占4.2%。三组并发症患者经卡方检验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个体化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4.2%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4、三组在营养支持天数、营养支持费用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瓶组营养支持天数(15±8.9)天显著高于商品化组(8.5±5.6)天和个体化组(9.8±6.2)天,单瓶组营养费用(1409.3±1113.2)元显著低于商品化组(2875.infection in hematology5±2004.7)元和个体化组(2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