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能量饲喂策略对湖羊糖代谢及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随着我国肉羊产业的迅速发展,羊肉贸易水平的不断上升,消费需求逐步向着追求更高质量肉品质迈进。糖代谢对于动物机体的生产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饲粮中不同的能量水平和能量供给方式可通过影响机体糖代谢,进而对肉品质产生影响。本试验以湖羊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能量饲喂策略(即不同能量饲喂水平和供给方式)对湖羊糖代谢和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月龄(体重为17.22±0.02kg)的健康断奶湖羊公羔9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按不Staurosporine MW同能量饲喂策略分为低能组(L-L组,试验全期均饲喂低能饲粮,代谢能为8.83 MJ/kg)、高能组(H-H组,试验全期均饲喂高能饲粮,代谢能为10.84 MJ/kg)、低高组(L-H组,试验前期(1-60 d)饲喂低能饲粮,试验后期(61-90 d)饲喂高能饲粮)和高低组(H-L组,试验前期饲喂高能饲粮,试验后期饲喂低能饲粮)。结果如下:一:不同能量饲喂策略对湖羊机体糖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束后从每重复中选取接近组内平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ag-221-enasidenib.html均体重的2只湖羊进行颈静脉采血,采集5 m L血液制备成血清。屠宰后迅速采集肝脏和背最长肌组织各10 g左右置于无菌低温保存管中。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能量饲喂策略对湖羊血清中葡萄糖、丙酮酸和乳酸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H-H组和L-H组的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L组和L-L组(P<0.05)。H-H组和H-L组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显著高于L-L组(P<0.05)。H-L组的丙酮酸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显著高于L-L组和L-H组(P<0.05)。(3)H-L组和L-L组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H-H组和L-H组(P<0.05)。H-L组和L-L组的丙酮酸含量、乳酸含量、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及糖酵解潜力显著低于H-H组和L-H组(P<0.05)。H-H组的ATP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组,H-L组和L-L组的ADP含量显著高于H-H组和L-H组,H-H组的AMP含量最低,L-L组的AMP含量显著低于H-L组(P<0.05)。二:不同能量饲喂策略对湖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束后在每组的每个重复中选取1只体重接近组内平均水平的羊进行屠宰,取胴体左半部分的背最长肌的中端250 g用于测定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L-L组的羊肉蛋白质含量最高,H-H组的羊肉蛋白质含量最低(P<0.05)。H-H组的羊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H-L组显著高于L-H组和L-L组(P<0.05)。(2)H-H组羊肉的p H_0、p H_(24)和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H-L组的p H_(24)要显著低于L-L组(P<0.05)。H组的肉色亮度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H-H组和L-H组的羊肉饱和脂肪酸、C15:0、C17:0、C18:0、C20:0含量显著低于L-L组和H-L组(P<0.05)。H-H组和L-H组的羊肉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含量及UFA/SFA显著高于L-L组和H-L组(P<0.05)。L-H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L-L组和H-L组(P<0.05)。(4)H-H组和H-L组羊肉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均显著小于L-L组和L-H组,且H-H组羊肉的肌纤维面积显著小于于H-L组(P<0.05)。(5)在肌球蛋白重链(My HC)基因表达量中,H-H组羊肉的My HC-I的表达量要显著大于L-L组和L-H组,H-L组羊肉的My HC-I的表达量要显著大于L组(P<0.05)。三:不同能量饲喂策略下,湖羊糖代谢与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血糖含量与肉品质中水分、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肉色黄度和红度及饱和脂肪酸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2)肝糖原与肉品质中蛋白质含量、p H_0、p H_(24)、剪切力、饱和脂肪酸和肌纤维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脂肪含量、肉色亮度、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存在Fetal medicine显著正相关(P<0.05)。肝脏中葡萄糖含量、丙酮酸含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葡萄糖-6-磷酸激酶与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3)肉品质中p H_(24)、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与肌糖原、ADP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丙酮酸、乳酸、ATP、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及糖酵解潜力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饱和脂肪酸与肌糖原、ADP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丙酮酸、乳酸、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糖酵解潜力呈显著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刚好与之相反(P<0.05)。综上所述,饲粮前期能量水平对肌纤维类型与特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后期能量水平对糖代谢影响较大并与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有着密切关系。综合来看,前期高后期低的能量饲喂策略可以更好的调控糖代谢途径,减缓宰后肌肉糖酵解速率,使羊肉有着较高的脂肪与蛋白含量,肉色、剪切力和系水力也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