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的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及组织,在止咳、化痰、润肺方面都是君药,对多数人群具有明显的疗效,以致疫情期间一药难求。化橘红被国家卫健委连续五次列入新冠诊疗方案的推荐药品目录,在打赢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类黄酮化合物和香气成分是化橘红品质的核心质量指标,本研究检测了化橘红的类黄酮药用成分,建立质量指纹图谱,并进一步对化州柚果皮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解构正品化橘红呈香物质,提取化橘红精油,为化橘红产业开发和精深加工利用提供Metal bioavailability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化橘红基原植物性状观察。观察化橘红基原植物化州柚的枝叶、果实和花朵性状,发现绒毛密度是区分品系的重要依据,可分为正毛、副毛、无毛品系,绒毛密度逐渐递减;花器无明显差异,具有初花期和盛花期,主要呈白色总状花序,盛花期开放4~5瓣;叶片长度为12.20~14.40 cm,呈绿色互生单身复叶,两面皆有绒毛。一般认为,果实表面绒毛越密,品质越好,多毛的“正金毛”、MRTX849“西洋”是化橘红的优良品系。(2)不同品系化橘红药用成分检测。在330 nm和280nm波长下分别对化橘红果皮中类黄酮物质进行含量分析,发现27份化橘红样品共标记12个共有峰,其中鉴定出的6种类黄酮成分中,柚皮苷含量均大于其它物质。不同品系中柚皮苷和野漆树苷的含量为13.77~127.21mg/g、3.11~35.97 mg/g,其中“正金毛”品系的柚皮苷含量最高。(3)化州柚果实的香气物质比较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6种化州柚品系果皮挥发性物质特征,共检测出38种萜类成分,以D-柠檬烯、β-月桂烯、γ-萜品烯、α-蒎烯等10种香气成分为主,D-柠檬烯在6种化州柚品系中含量较高,且在“无毛”中含量最高;比较不同样本间差异性,得到p-樟脑烯、桉油烯醇、α-萜品醇等11种代表性差异物质。综合分析表明,“正金毛”与其他品系聚类分区明显,差异度最大,β-蒎烯、榄香烯是其特征成分。(4)化橘红关键呈香物质分析。利用气相色谱-嗅闻仪结合感官试验鉴定化橘红关键呈香物质,共检测到27种香气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为D-柠檬烯,质量浓度为238.35μg/g。经GC-O筛选(FD>9及OAV大于1),正品化橘红的关键呈香物质为甲酸叔丁酯、α-蒎烯、甲酸香叶酯和β-萜品烯,使化橘红呈现类梅子香、树脂松木的厚重香,同时具有蔷薇嫩叶香等特点。(5)化橘红精油提取工艺路线优化。以新鲜成熟的化橘红果皮为原料,采Fulvestrant体外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萃取温度为36℃,萃取压力为27 MPa,萃取时间为1.9 h为最佳工艺参数。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广东省化州市化橘红产区的化橘红资源圃建立形态差异、药用成分区分的基础,基于6种化州柚品系检测出的38种挥发性物质来比较不同样本间差异性;研究将制作的27份化橘红样品进行HPLC检测鉴定了6种类黄酮成分,其中“正金毛”品系的柚皮苷含量最高;并在以上基础上利用GC-O-MS分析“正金毛”关键呈香物质,从香气的角度区分正品化橘红与其他,同时该研究优化了化橘红精油的提取方法,为产业带来实际效益。研究结果为化橘红资源开发利用及药用柑橘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价值。